血管外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专家 >> 科室介绍 >> 血管外科

  我院血管外科自20111月成立以来,在院领导及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下,以高峰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组建了一支技术精干、作风严谨,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医疗团队,为就诊的患者解除了各种疑难疾病及痛苦。目前科室编制有25张病床,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舒适,给患者朋友们提供更安全、温馨的医疗服务。

   2018年我科软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张福先教授为血管外科专家顾问(每个月定期到我科坐诊及手术)。张教授是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学会秘书长、中国海协会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兼秘书、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技术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市医疗高级职称晋升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技术事故鉴定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通信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杂志通信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委。

  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微创化技术的发展,血管疾病诊疗从以往单一的外科手术向血管腔内治疗,进而向融合腔内和外科手术优势的“杂交手术”转变。为了适应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我院血管外科又率先在省内建立起了首个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DSA杂交手术室。该手术室不仅配备了介入治疗所需的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可以实时采集、储存、处理各种血管造影图像,同时还具备外科手术室的一切条件,包括良好的麻醉机、手术器械、无菌环境等。这一手术室的优点在于,它拓宽了治疗指征,解决了过去单纯介入或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介入技术和外科手术两者一期完成,降低了创伤、减少了费用;避免了患者在学科间的多次麻醉和转运,并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


    基本概况 

 

  利用介入、手术或介入手术同时应用即复合(杂交)技术对血管及血管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新兴边缘学科,范围涵盖除颅内等范围以外的几乎所有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种包括血管创伤、动脉瘤、血管瘤、大出血及难治性出血、动脉管瘘(先天性、获得性、人造)、动脉狭窄: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症、血管肿瘤侵犯型疾病等等。 

  我院血管外科率先在省内独立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StanforA型、Stanford B型)杂交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受压综合症、胸主动脉破裂腔内治疗、肿瘤侵犯切除置换上腔静脉、双侧颈动脉狭窄闭塞一期治疗、肠系膜-心房转流治疗门脉高压症和布加综合症、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幼儿先天性股动静脉瘘、大隐静脉髂-髂静脉转流(Pulma手术)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非解剖位旁路移植血管转流、先天性门体静脉瘘等十几个治疗方法先进、难度较大的治疗项目。另外也在省内最先开展小儿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等疾病的开放及介入的杂交手术。在所从事的领域内开展多项手术,其中有两项技术为国际首创,即:门脉高压症胃左静脉-颈内静脉门体分流线术、主动脉A型夹层及主动脉弓瘤三明治逆向平行支架技术;多项技术填补海南省内空白,如:急性重症深静脉血栓(股青肿)的杂交手术;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布加综合症的转流手术;肠系膜上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颈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等等。

  开展手术难度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是目前省内开展项目和范围最全的血管专科,近年来发表高质量临床型SCI论文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8篇,参编著作2部,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华夏医学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奖项4项(中南大学奖项及海南省科技进步奖项),主持科研项目5项  

  科室建设省内唯一的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科内拥有图形工作站一台,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收治血管科急诊病人,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破裂出血等,以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生命。 

<< 点击进入 >>
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 扫一扫 >>
手机预约挂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