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自2011年1月成立以来,在院领导及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技术精干、作风严谨,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医疗团队,为就诊的患者解除了各种疑难疾病及痛苦。目前科室编制有17张病床,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舒适,给患者朋友们提供更安全、温馨的医疗服务。
目前我科正在积极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舒畅教授。舒畅教授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擅长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主刀主动脉疾病介入微创手术千余台(目前年手术量300余台),率先在国内或省内开展一系列前沿技术,是第一位在国际上报道“烟囱”技术微创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中国专家。
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等多项,参与973项目一项,获国家专利三项,各级科技成果奖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9篇。2007年获 “中国医师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被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评为“杰出教授”,2012年被评为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入选首批全国名医百强榜。受邀前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200余家医院会诊手术。应邀前往三大洲9个国家进行主动脉疾病介入微创手术示范40余台。
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微创化技术的发展,血管疾病诊疗从以往单一的外科手术向血管腔内治疗,进而向融合腔内和外科手术优势的“杂交手术”转变。为了适应国际贸易港的发展需要,我院血管外科又率先在省内建立起了首个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DSA杂交手术室。该手术室不仅配备了介入治疗所需的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可以实时采集、储存、处理各种血管造影图像,同时还具备外科手术室的一切条件,包括良好的麻醉机、手术器械、无菌环境等。这一手术室的优点在于,它拓宽了治疗指征,解决了过去单纯介入或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介入技术和外科手术两者一期完成,降低了创伤、减少了费用;避免了患者在学科间的多次麻醉和转运,并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
利用介入、手术或介入手术同时应用即复合(杂交)技术对血管及血管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新兴边缘学科,范围涵盖除颅内等范围以外的几乎所有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种包括血管创伤、动脉瘤、血管瘤、大出血及难治性出血、动脉管瘘(先天性、获得性、人造)、动脉狭窄: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症、血管肿瘤侵犯型疾病等等。
我院血管外科率先在省内独立开展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B型杂交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受压综合症、胸主动脉破裂腔内治疗、肿瘤侵犯切除置换上腔静脉、双侧颈动脉狭窄闭塞一期治疗、肠系膜-心房转流治疗门脉高压症和布加综合症、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幼儿先天性股动静脉瘘、大隐静脉髂-髂静脉转流(Pulma手术)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非解剖位旁路移植血管转流、先天性门体静脉瘘等十几个治疗方法先进、难度较大的治疗项目。另外也在省内最先开展主动脉弓病变、腹主动脉瘤内脏区病变开窗技术、小儿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等疾病的开放及介入的杂交手术。
开展手术难度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是目前省内开展项目和范围最全的血管专科,近年来发表高质量临床型SCI论文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8篇,参编著作2部,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华夏医学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奖项4项(中南大学奖项及海南省科技进步奖项),主持科研项目5项
科室建设省内唯一的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科内拥有图形工作站一台,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收治血管科急诊病人,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破裂出血等,以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生命。